用户
密码
验证码
首页
|
更新
|
分类
|
出版选题
|
专题
|
征集
|
展览
|
English
|
免版税微利图库 (RF)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fotoe微博
图片搜索
高级搜索
专题
>
消隐中的老手艺系列
> “民间笔王”郭富生
在河南平顶山的郏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做笔老人,已经80多岁高龄,至今还延用着祖传的传统工艺制作毛笔,人称——笔王郭富生。
『14岁开始学习制作毛笔』
郭富生老人的曾祖父早年在湖北荆州开设了一家名叫“天禄”的书店,当时的书店不仅要做毛笔还经营出版图书印刷。“天禄”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店铺,经营的文房四宝主要供应朝廷学子们学习所用。到了民国时期,“天禄”所做的毛笔更加成为达官贵人们的首选。老人从14岁起跟着叔父学习毛笔的制作,19岁的时候被迫到国民党的部队当兵。当时国民党12军后勤处有一个“复兴合作社”的工厂,是专门制作毛笔的,老人就在厂里任经理,负责制笔工艺。1945年春,当时的国民党要员、民国书法的代表人物于...
在河南平顶山的郏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做笔老人,已经80多岁高龄,至今还延用着祖传的传统工艺制作毛笔,人称——笔王郭富生。
『14岁开始学习制作毛笔』
郭富生老人的曾祖父早年在湖北荆州开设了一家名叫“天禄”的书店,当时的书店不仅要做毛笔还经营出版图书印刷。“天禄”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店铺,经营的文房四宝主要供应朝廷学子们学习所用。到了民国时期,“天禄”所做的毛笔更加成为达官贵人们的首选。老人从14岁起跟着叔父学习毛笔的制作,19岁的时候被迫到国民党的部队当兵。当时国民党12军后勤处有一个“复兴合作社”的工厂,是专门制作毛笔的,老人就在厂里任经理,负责制笔工艺。1945年春,当时的国民党要员、民国书法的代表人物于右任来到“复兴合作社”视察,对老人做的笔大加赞赏,并与他合影留念。淮海战役后,老人跑了7天7夜才回到家里。建国初,老人曾在合作社里做毛笔,后来不到一年,厂子就垮了。
『上好的羊毛来自崇明岛』
“文革”时期,老人的做笔手艺一停就是十几年。1983年,老人又重新开始做笔。老人严格按照祖辈传下来的工艺做笔。这种纯手工的毛笔在制作时,大毛笔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小毛笔一天大约可以做10支。材料主要是采用湖北、湖南、上海等地的山兔毛、马蹄毛、牛耳毛、海豹毛、山鸡毛、孔雀毛等。上好的羊毛是上海的崇明岛上产的。因那里水草好,所产的羊毛最长有7寸,十分难得。用这种羊毛掺上其他贵重的原料毛精制而成的毛笔,显得非常润滑高贵,笔锋上的毛就像女孩子的发丝一样润泽。
『老人的制笔工序有100多道』
老人制作毛笔的100多道工序中,选毛、掺麻、拉梳毛、择笔几个环节最为重要,有“掠笔如号脉,择笔如看病”之说。老人说:“麻为骨头毛为肉,前锋齐、二锋虚,身法要整齐,梳毛、分头、绑、坠,一样不能少。”先是将买来的毛用石灰水泡上,还要每天搓毛换水,用梳子理顺、拉齐,然后混六、七遍,对六、七遍;将麻酌量掺好梳好,刀六、七遍,梳七、八遍,再对六、七遍;用脚踩手搓,再混三、四遍,对三、四遍,混匀挽成笔,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梳毛是最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序。梳毛的时候,拇指和中指攥紧一小撮羊毫,用牛骨做的梳子一下一下地重复蘸老石灰水去梳理一支毛笔梳下来就是100多次,有时重复的梳刷会将老人的大拇指梳得鲜血外渗。接下来是掺毛,老人边做边说“掺毛是将各种毛料进行配比,一支毛笔的软硬、档次也都是由配比来决定的。装笔头十分关键,多一分装不上,少一分则有空隙,毛笔的质量也就由此来决定。最后的择毛同样重要,只要有一根毛与整支笔不协调,这根笔就是‘败笔’。”老人就是这样严格地要求着自己,一道道严格工序下来,老人做的毛笔则具尖、齐、圆、健。尤其是他制作的“大小由之”,书画通用,兼可作大、中、小楷,堪称上好的书写用笔。白居易以“千万毛中拣一毫”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细致复杂,以“毫加轻,功甚重”来评价制笔工人的辛勤劳动,看来一点也不夸张。
『老人一个徒弟也收不来了』
郭富生现今已是80多岁高龄了,可他还是独自一人做笔卖笔。老人说:“过去笔墨纸砚是学子们必带的文具而今很多学校都不开设书法课程了买毛笔的人也越来越少。”老人每次卖笔,都要背着百十支毛笔跑上四、五天还卖不掉。先后收过6个徒弟,却都未学成,如今老人一个徒弟也收不来了。以前老人曾经教过自己的几个孙子学做毛笔,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最后也都放弃了。老人告诉记者,他想让在家的两个十来岁的孙子和孙女来学这门手艺,行不行还不知道。
(文/图 马宏杰)
更多>>>
共 26 项
跳至
页
◄ 1 / 1 页
►
每页显示
80
160
20075879
拍摄时间:2003-10-00
河南平顶山郏县,笔王郭富生在做毛笔。
20075880
拍摄时间:2003-10-00
河南平顶山郏县,笔王郭富生在做毛笔。
20075882
拍摄时间:2003-10-00
河南平顶山郏县,笔王郭富生在做毛笔。
20075881
拍摄时间:2003-10-00
河南平顶山郏县,笔王郭富生用自己的毛笔写字。
10174365
拍摄时间:2003-10-31
2003年,笔王做的各种笔
10174363
拍摄时间:2003-10-31
河南平顶山郏县笔王郭富生在做斗笔
10174398
拍摄时间:0000-00-00
笔王在教孙女学做笔
10174362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在做斗笔
10174360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老人很希望中国的文字能成为孩子的必修课
10174359
拍摄时间:2003-10-31
如今很多学校都不开写字课了,笔王的笔不好卖。
10174358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独自外出卖笔
10174357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也写的一手好字
10174356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也写的一手好字
10174345
拍摄时间:2003-10-30
用牛骨梳将毛梳起,一支笔要梳上7、8次
10174353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做笔用的原始工具
10174355
拍摄时间:2003-10-31
用蒜瓣擦洗绑毛笔的绳结保持结实是笔王的发明
10174364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在做斗笔
10174366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做的各种笔
10174367
拍摄时间:2003-10-31
笔王做笔用的羊毫都是上好的
10174351
拍摄时间:2003-10-30
笔王用桦树皮来对齐笔锋,因为桦树皮不变形。
10174350
拍摄时间:2003-10-30
笔王做笔时班好的羊毫
10174349
拍摄时间:2003-10-30
笔王将梳好的毛放到牛骨板上班齐
10174348
拍摄时间:2003-10-30
笔王独自做笔的时候,孩子有时来看希罕
10174352
拍摄时间:2003-10-30
笔王制笔时三道工序过后的毛
10174347
拍摄时间:2003-10-30
河南平顶山郏县笔王用老房子上的老石灰来渗泡羊毫,因为老石灰性中和。
10174346
拍摄时间:2003-10-30
河南平顶山郏县笔王郭富生老人制笔用的上好羊毫
共 26 项
跳至
页
◄ 1 / 1 页
►
每页显示
80
160
『14岁开始学习制作毛笔』
郭富生老人的曾祖父早年在湖北荆州开设了一家名叫“天禄”的书店,当时的书店不仅要做毛笔还经营出版图书印刷。“天禄”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店铺,经营的文房四宝主要供应朝廷学子们学习所用。到了民国时期,“天禄”所做的毛笔更加成为达官贵人们的首选。老人从14岁起跟着叔父学习毛笔的制作,19岁的时候被迫到国民党的部队当兵。当时国民党12军后勤处有一个“复兴合作社”的工厂,是专门制作毛笔的,老人就在厂里任经理,负责制笔工艺。1945年春,当时的国民党要员、民国书法的代表人物于...